结肠和直肠都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位置相邻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在腹腔和盆腔内相互连接,共同构成大肠的主要部分。它们的位置关系使食物残渣在消化过程中能够顺利地从结肠进入直肠,最终排出体外。
结肠是大肠的主要部分,从盲肠开始,沿腹腔右侧上行,至肝右叶下方,再向左横行至脾下方,再向下折转至左髂窝内续于乙状结肠。乙状结肠下行于左髂窝内,至第3骶椎平面续于直肠。因此,结肠主要位于腹腔的右侧、中部和左侧,形成一个“M”或“U”形的结构。
直肠位于盆腔的后部,上接乙状结肠,沿骶骨、尾骨前面下行,至尾骨平面穿过盆膈移行于肛管。直肠长度约12-15cm,分为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以腹膜返折为界。直肠在盆腔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腔隙,是暂存粪便的部位。
结肠和直肠的生理功能1、结肠的功能:结肠特别是升结肠部分,能够从食物残渣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对于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非常重要。经过小肠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结肠,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以进行进一步的水分吸收,并最终形成固体或半固体的粪便。
2、直肠的功能:直肠是消化道的最后一段,主要作用是暂时储存已经形成的粪便,直到身体准备排便。直肠内壁有丰富的感受器,可以感知到内部压力的变化,当粪便积聚时会引起扩张,从而刺激排便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