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分享个易读错的字吧)
“馄饨”是一种我国民间的传统面食, 早在魏晋时期就开始流行了,馄饨在演变中分化出了饺子。但很多人都习惯性地叫它hún dùn,其实“馄饨”的正确读音是hún tun。
馄饨是中国出现比较早的食物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汉代,扬雄曾在《方言》中记载“饼谓之饨……或谓之饨”。
(图片中混沌为错误展示,汉字科普理应无处不在)
据说早期的食物,如馒头、饼都是有形状的,而馄饨煮完后却是混在一起,模糊一团,所以最开始被称为混沌(hùn dùn)或浑沌(hún dùn)。
后来依据造字规则,由饣字旁组成的字大多与饮食有关,所以“混沌”被改成了饣字旁的“馄饨”。而这时的馄饨是包含了水饺在内的。直到唐朝时,才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
馄,读作hún,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是指馄饨。食(饣)表意,表示“馄饨”是一种食物,昆表声,是混的省文,表示馄饨是煮熟后混着汤一起吃的。
饨,读作tún,是一个形声字。食(饣)表意,屯表声,有聚集之义,表示馄饨的面皮内聚集了馅料。
很多人把馄饨读成hún dùn,这可能是当初“浑沌”二字在民间口口相传,叫了很久,即便按造字规则改成了“馄饨”,也没能彻底改变这个叫法。
饨字的发音虽然是tún,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馄饨二字组合在一起时,饨字要读轻声 tun。 所以“馄饨”的正确读音为hún tun(轻声)。
更多小七解字请点击下方链接哦:
满姓”钮祜禄”不读niǔ gū lù
钟睒睒的“睒”不读dàn,也不读yán
“鞑靼”不读dá dàn,80%的人都读错了
“膻中穴”的“膻”不读tán,也不读shān
“妊娠”不读rèn chén,80%的人读错了
“头孢克肟”的“肟”不读wū
“谪仙”不读dí xiān,正确读音究竟是什么?
“蛋挞”不读dàn tǎ,大家是怎么做到统一读错的?
“神祇”不读shén dǐ,也不shén zhǐ
"酩酊大醉”中的“酩酊”不读míng d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