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um老师常常拿到relief,就是东马学校里常说的“sit-in"。这里有13位实习老师,每天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拿到2节到4节不等的relief。
这是工作的一部分,很正常。但或许是我太多心了,还是犯了职业病。自然而然的一条公式出现在我脑海里:
3乘与13=39,代表每天会大约有39节的课是没有老师进班教书的。而着39节课大部分会分布在每个年级的后面三班。
老师们到哪里去了呢?当然,身为一介实习学生,不好评论太多学校行政事务,管好自己的事为优先才是聪明的人。这“自己的事”就包括了每一次relief都要进班看看。
学生看起来都满欢迎relief老师的,因为这代表他们不需要上课。至于relief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那就要看是什么年级的学生。
form 1的通常都把relief当成变相的下课时间,有时甚至比下课更行径疯狂,大概很有一种脱缰野马的滋味;form 2 form 3就对relief一副很家常便饭的嘴脸,看到practicum老师进来就很明确的知道在这个时候自己可以做一些舒服的事,比如睡觉和聊天,但行为思想明显的成熟许多,所以不会大喊大叫乱跑乱跳;form 4 form 5的就很多花样了,会跟老师斗智斗力想办法趁机翘课甚至翘学校,老师常常要很精灵的判定站在眼前说要出去一下的学生到底有什么企图。
少之又少,简直是没有一个学生会在relief的时候拿起书本温习(后面三班的学生),大部分是完全没有这样的意念,难得有几个有一点点心志可是一看到书本就想打瞌睡,挺同情他们的。所以通常会在白板上给一些机智问答游戏让他们打发时间。赏脸的自会用心作答,不赏脸的就继续跟朋友或者周公谈生意。
坐在课室一角观察他们的动静是挺有趣的事,有时还可以嗅到一些绯闻的味道(出于个人的八卦本能),然,看他们一直无所事事的样子,总禁不住想问:
“你来学校这里干什么?”
分享此文: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喜歡 正在載入...
相關